全球动态:降息之后,可能还有降准、降息
原标题:降息之后,可能还有降准、降息
来源:第一财经
解运亮、张云杰
如何理解央行MLF和逆回购非对称降息?8月15日,央行下调1年期MLF利率15bp,下调7天OMO利率10bp,为2016年3月以来的首次非对称降息。
究其原因,一是今年以来不同期限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的波动出现分化,DR007相对靠近7天OMO利率,5月至今二者利差刚好在10bp左右,降息10bp有助于保持货币政策工具的传导效率、稳定银行间杠杆水平。
而同业存单利率则呈现进一步偏离1年期MLF利率的趋势,央行降息15bp可能考虑了不同期限的市场利率环境。
二是逆回购和MLF两项工具作为定价中枢的意义不同,后者作为LPR定价基准能够直接影响贷款利率。
因此,本次MLF降息幅度更大,可能包含了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含义。
央行超预期降息的几点原因。
今年的两次MLF降息前后间隔仅2个月,共计下调25bp。
上一次短期内连续降息出现在2020年2月和4月,MLF利率共计下调30bp。
我们总结了几点原因,一是改变实际利率偏高的局面,进一步配合稳增长政策提振国内需求、缓解物价收缩压力。
7月信贷社融数据大幅缩量,国内经济数据整体不及预期,进一步凸显了央行降息的紧迫性。
二是为明年的居民存量房贷利率创造更大的下调空间。
三是为一揽子化债方案节约成本。
未来LPR和存款利率大概率将跟随下行。
历史上每一次MLF利率下调,1年、5年期LPR均同向变动。
考虑到本轮商业银行息差压力较大,我们预计8月21日1年、5年期LPR可能将同步下调15bp。
未来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也有较大概率下行,一方面存款利率改革后,10年期国债收益率、1年期LPR均纳入存款利率调整机制,未来二者都有望下行。
二是从稳定息差的角度看,当前央行降息、存量房贷置换、地方政府债务展期等因素均会导致银行资产收益下行,对应负债端降低成本也是必要的。
降息之后,可能还有降准、降息。
本轮降息周期可能还未结束,一是历史上国内产能周期下行期,央行都会开启降息周期。
我们判断产能周期可能在明年初前后触底,对应本轮央行降息周期尚未结束。
二是未来居民和企业部门均存在信用扩张的压力,央行降息有利于提振实体融资需求。
三是美联储加息已接近尾声。
除了降息之外,我们预计今年内可能还会降准1-2次。
首先今年的准备金缺口仍剩余1.3万亿元左右,对应降准2次、1次0.25个百分点。
其次年内政府债提速发行、四季度MLF集中到期等因素或造成银行间流动性收紧,我们判断下一次降准在今年三季度末之前落地的可能性较大。
风险因素:国内政策力度不及预期,美联储超预期紧缩,地缘政治风险等。
(解运亮为信达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
下一篇:每日热门:2023年中国财经类大学排名榜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聚股通无关。聚股通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聚股通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聚股通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聚股通”,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