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全球短讯!零碳先锋企业的共性

  原标题:零碳先锋企业的共性

  来源:财经杂志

  低碳经济立国应当成为中国的国策,而企业则是践行国策的主力军


  文 | 《财经》执行主编 马克


  从2021年起,《财经》杂志与中创碳投每年都会联合发布《中国上市公司碳排放榜》。

  榜单涵盖八大高耗能行业。

  通过这个榜单,公众可以直观看到高耗能上市公司的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万元营收对应的排放量)。

  并且通过对比上市公司的历年数据,看到其排放量的变化轨迹。


  从2022年起,《财经》杂志与中创碳投每年联合发布《中国上市公司双碳责任表现榜》。

  榜单除了八大高耗能行业,还会渐次覆盖其他对实现双碳目标有重要影响的行业。

  2022年有五个行业纳入榜单——汽车、房地产、互联网、银行、证券,2023年将纳入食品饮料行业。

  这个榜单是一把尺子,度量了上市公司在落实双碳目标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战略眼光、组织能力和行动能力。


  2023年春节后,双方团队开始讨论除了增加双碳责任榜的行业数量,还能做些啥有意义的事情。

  写本中国企业优秀双碳实践案例集迅速成为共识。

  国家提出双碳目标已近三年,企业是碳中和的主角,企业现在不仅关心为何要做碳中和,更关心怎么做碳中和。

  那么,搜集整理优秀先行者的经验,不就是后来者的行动指南吗?


  优秀先行者其实就摆在我们眼前。

  2022年编制双碳责任榜时,我们调研了数百家上市公司,并用10个评价维度综合打分,把他们分为“卓越/优秀/良好/中等/一般”五档。

  卓越和优秀档的公司,天然就是案例集的采访调研对象。


  但仅挑选榜单里的公司也有大不足。

  他们仅分布在13个行业,主要是A股上市公司,和部分港股上市公司,一些肉眼可见的双碳佼佼者并不在其列。

  于是我们把目光放宽到所有行业。

  但听到几个新名字后,新问题又跳了出来——外资企业算中国企业吗?结论是我们写的是这些公司的中国公司,他们是注册在中国的独立法人实体,在中国运营纳税,90%多的员工都是中国人,因此不必拘泥。

  事实上,无论在理念上、行动上、技术上、方法论上,跨国公司的中国公司都在中国双碳市场上起到了引领作用。

  ​随着采访调研的展开,我们发现不是所有的目标企业都适合写整体案例。

  所谓整体案例,就是从企业的双碳战略设定、组织架构匹配、碳数据核查、相关技术部署、实践成果、待解难题等按部就班地写来。

  但有的企业某个局部做得更亮眼,更值得专门挖掘。

  ​

  ​于是我们把企业案例分成了两类,整体案例和项目案例。

  整体案例写了10个,来自汽车、消费、快递、互联网、能源等行业;项目案例写了9个,分布于综合能效管理、航空减排、零碳牧场、甲醇汽车、低碳供应链、CCUS等领域。

  最后一篇文章写了建筑业的三个碳中和标杆项目。

  ​

  ​这19个案例给我们四点启示。

  ​

  • 第一,企业减碳路径有高度共性。

      无非是:1,转换能源结构,用风光水等绿电替换火电;2,提高能效,大部分企业的碳排放都来自能耗,提高能效是最好的减碳手段;3,硬减碳之外,碳中和手段不可或缺,即碳汇交易,以此对冲无法硬性去除的碳排放;4,龙头公司链主企业的表现,对供应链减碳至关重要;5,减碳始于碳数据盘查,首先摸清自己的碳家底,排多少碳,在哪个环节排碳。

      

  • 第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减碳亦不例外。

      无论碳数据盘查还是提升能效,数字技术的作用立竿见影。

      多家案例公司都在将自身积累的经验和技术产品化之后向供应链推广、向全行业和跨行业推广,这是此前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常见的一幕,如今又在碳中和领域再现。

      


  ​当然减碳技术远不止数字技术。

  联想低温焊接工艺,温度比传统方法降低70℃左右,减少35%能耗;中建香港的低碳混凝土、固碳砖,规模化应用后甚至比传统建材更便宜;对于钢铁行业,氢冶金技术是减碳的终极解决方案;对于乳品企业,生产零碳牛奶需要上溯到牧草和土壤;对于快销企业,物流和包装环节的减碳是必须攻克的关隘。

  ​

  ​同时科学技术≠高不可攀。

  宝洁空气胶囊电商包装盒是生产第一线的两个年轻人自己折腾出来的,并非公司管理层推动,但公司看这个项目做得有模有样,就专门给了他们一个实验室将这项自下而上的发明创造推而广之。

  ​

  • 第三,减排动力何来?居然也是“开放倒逼改革”。

      减碳最早最好的企业,都是率先与国际市场接轨的企业。

      我们在联想采访,惊讶地听到他们2006年就开始测算温室气体排放量,这是因为2004年联想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的同时也引入了IBM的供应链标准;宝洁苏州太仓工厂2010年建厂时就在江苏各级政府协调下采购了十年绿电,因为他们要与宝洁的全球标准保持一致,而当时国内还没有绿电和碳中和的概念。

      时至今日,中国采购绿电、绿证的主体仍然是如下五类企业:跨国公司在华企业及其供应链企业、出口型企业、龙头科技公司和部分行业的头部公司。

      

  • ​第四,减碳不止是政府和企业的事,还应成为普通公众自觉。

      我们发现有的案例企业正在利用自己的强大影响力,向公众做碳科普的工作。

      例如互联网平台企业自身的碳排放量很少,但阿里巴巴创造了“范围3+”概念,在消费者端推出“88碳账户”,试图让其平台上数以10亿计的消费者参与减碳;腾讯正在和深圳市合作“低碳星球”微信小程序,试点开通和运营个人碳账户,腾讯还开发了普及碳中和常识的游戏产品。

      


  钢铁和电力行业,我们各写了一篇行业综述。

  这两个行业分别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15%和40%以上,可谓实现双碳目标的重中之重。

  但这两个行业面临的形势完全不同,钢铁行业需要增加紧迫感,需要更明确的政策倒逼来加快工艺流程的转型;电力行业则需要多一些冷静,更加理性地看待新旧能源转换的复杂性,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只是新能源发电装机狂飙突进并不能解决所有重大问题。

  ​

  ​我们还写了一个工业园区的案例——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泰达)(详见《天津泰达:一座“重工业”园区的低碳之路》)。

  工业是碳排放的主力,工业企业集中在工业园区,泰达却成功地把一个产业结构偏重的园区打造为全国低碳工业园的典范。

  ​

  ​采访调研是《财经》杂志记者的强项,把知识、经验和技能形成方法论则是中创碳投的优势。

  读者通过案例对如何做碳中和可感可知之后,若再能有一个系统的方法论做参考,那么付诸行动就更加容易。

  这就是本刊第二章《企业低碳发展路线图》的功能。

  ​

  ​工作深入下去之后,我们还发现,如果想制作一本企业双碳行动指南,那么只盯着企业自己的业务是不够的。

  越是双碳先锋企业,越关心自己企业之外的事情,例如碳价与碳市场、绿电与绿证交易、碳汇与减排机制,例如气候谈判的进程和中国的立场,欧盟碳关税的走势、美国相关法案的影响。

  这让我们意识到,这本专刊应该给读者提供更广阔的视野。

  ​

  ​于是就有了第一章《全球应对气候问题的由来、现状及中国的角色》。

  我们专访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李俊峰,他也是中国最早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专家之一;对话了连续13次参加联合国气候大会的企业家王石,他正在从事打造碳中和社区的创业;并约请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潘家华、波士顿咨询公司气候和可持续发展专项全球领导委员会委员周园撰写专稿。

  ​

  ​第五章《碳交易与绿电交易》主要由中创碳投的专家撰稿。

  碳市场、碳汇、碳交易、绿电绿证交易,这些事情在中国是新领域,了解得人不多,实践的人就更少。

  但随着碳足迹成为全球贸易的硬约束,以及国内的相关市场和政策法规建设从无到有,这一领域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是否介入、是否擅长这一领域,将实质性影响企业的竞争力。

  ​

  ​第六章《碳中和政策汇编》也由中创碳投执笔,我们希望本章能提升本刊的工具书属性,更好地成为相关读者的工作指南。

  ​

  ​2020年9月,中国提出双碳国家目标,此后三年可谓多事之秋,俄乌战争、能源危机、东西对抗、全球性的经济衰退阴影笼罩,以至于在《财经》杂志内部,双碳项目组外的同事也疑问:现在谁还会关心气候变化?

  ​

  ​其实恰恰相反,越是动荡不安之际,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利益攸关的人类共同议题,其纽带作用就越凸显。

  同时短期经济波动、能源供需波动完全不会影响碳中和的大势所趋。

  ​

  ​欧洲崛起称霸于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崛起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称霸于第三次工业革命,如今,全球经济正在从化石能源经济转向可再生能源经济,这不啻为新一次工业革命,而这次工业革命的主题词就是碳中和。

  ​

  ​是的,世界正在进入低碳经济时代,这是至关重要的转折期。

  一个国家和一个公司、一个人一样,决定命运的就是几个关键节点,抓住了,就大国崛起,错过了,就一蹶不振。

  过去四十多年,中国很好地抓住了全球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时机,一跃而成第二经济大国。

  但是,基于化石能源的工业经济,其红利已所剩无多,中国急需新的、原生的、更可持续的增长动力。

  低碳经济,无疑就是这样的增长动力。

  ​

  ​低碳经济立国,这应当成为中国的国策,而企业则是践行国策的主力军。

  2060年碳中和,那么至迟到2050年要完成低碳经济转型,距离现在27年时间。

  27年前是1996年,我那年大学毕业,回想起来,仿佛就在昨天。

上一篇:路虎是什么意思?路虎属于(大牌和英国品牌和经济和汽车品牌和奢侈品牌和品牌和公司)
下一篇:最后一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聚股通无关。聚股通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聚股通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聚股通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聚股通”,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


焦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