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每日精选:如何定位当前经济的主要矛盾?

  原标题:如何定位当前经济的主要矛盾?

  来源:财经杂志

  当前经济主要矛盾不是各种长期的深层次矛盾,而在于政府、企业和居民三部门支出下降形成的“螺旋循环”。

  打破这种循环,不需要太多部门介入,不需要那么多政策一起上,关键是对症下药


  文 | 张斌

  编辑 | 王延春


  当前经济的主要矛盾,不是各种长期的深层次矛盾,而在于居民支出、企业支出和政府支出之间形成的“螺旋循环”。

  ​

  打破恶行循环,需要以扩大全社会的钱包为主要依托,让大家有钱花、敢花钱。

  扭转预期,需要政策的支撑力度大于市场的下行力度。

  政策信号和决心越是明确和充分,所需的政策资源反而越小。

  


  主要矛盾在哪

  

  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着多方面的压力。

  有的来自外部环境变化,有的来自新冠疫情的遗留影响,有的来自产业结构变化过程中的“破旧易、创新难”,有的来自产业政策跟不上新兴产业变化,还有来自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不配套,如此等等。

  这些很多都是结构性、深层次问题,能不能解决好这些问题关系到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

  ​

  然而在近期内,这些各种各样问题加在一起的时候,一个新的、独立的、对经济带来更大伤害的问题出现了。

  对当前经济主要矛盾的定位,不是各种长期的深层次矛盾,而在于政府、企业和居民三个部门支出下降形成的“螺旋循环”。

  ​

  当前经济运行有三个特点:一是居民收入增速下降,不敢花钱;二是地方政府缺钱,减少开支;三是企业不敢借钱,不愿投资。

  这三个现象之间相互关联:居民不敢花钱,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就不会好;企业不好,政府税收、居民收入和就业跟着不好;政府收入不好,政府支出就会下降,居民和企业的收入会受到影响。

  这样以来,就形成了三个部门支出下降的恶性循环。

  恶性循环当中,由于居民和企业收入持续下降,居民和企业对未来的预期会不断减弱,预期的减弱又会进一步减少支出,放大矛盾。

  ​

  政府、企业和居民三个部门支出下降的螺旋循环很像是一场身体的免疫风暴。

  最初的病毒和细菌感染未必能把人放倒,免疫风暴可以。

  ​

  大萧条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各种复杂的、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没有搞垮经济、严重的支出紧缩彻底搞垮了经济。

  没有比支出螺旋下降和信贷紧缩对市场经济更致命的伤害。

  针对这种情况,要把“螺旋循环”作为首要矛盾。

  解决了这个矛盾,经济恢复正常状态,对解决各种长期的深层次矛盾提供了时间和空间。

  


  政策工具的选择

  

  打破“恶性循环”的着力点在于让各部门有钱花,愿意花钱。

  恶性循环的表现,都出在钱上面:居民没钱花、不敢花钱消费;地方政府没钱;企业不敢借钱也不愿意花钱投资。

  政府、企业和居民三个部门当中,必须要有一个部门站出来率先打破恶性循环。

  这个部门只能是政府。

  这是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所在,也只有政府才掌握这种政策资源。

  ​

  由政府打破恶性循环局面,具体而言主要是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降低政策利率。

  根据我们保守的估算,通过充分降低政策利率,可以让居民、企业和政府每年减少利息支付不低于6万亿元,同时增加金融资产估值不少于15万亿元,这会极大地改善各个部门的现金流和资产负债表,让大家有钱花,有消费和投资的底气。

  ​

  对降低政策利率的主要担心有两个方面:一是对人民币汇率的压力,二是对银行利差的担心。

  这些担心都有其合理性,但应该看到,无论是人民币汇率还是银行的经营,最根本的保障还是中国经济,是避免经济陷入恶性循环。

  人民币汇率和银行经营的周期性波动不会对中国经济带来实质性伤害。

  解决了主要矛盾,对人民币汇率和银行业经营是有更根本性的保障。

  ​

  二是增加公共投资支出。

  政府增加公共投资支出,对应的是政府增加购买企业的产品和各种服务,增加企业和居民的收入。

  当企业和居民没钱花、不敢花钱的时候,通过政府花钱提高企业和居民收入,也是支持他们花钱、打破恶性循环的有效方式。

  ​

  无需过度担心政府会因此承担过多债务。

  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的最大保障,不在于少借债,而在于把经济搞上去,经济好了,对政府债务是最大安全保障。

  我国私人部门储蓄率高,储蓄远大于投资。

  这种情况下政府举债增加支出,是把私人部门没有利用的储蓄给充分利用起来,不会带来通胀压力。

  从国际比较看,即便是纳入地方政府隐形债务,我国政府的债务负担并不高,举债的空间远大于发达国家和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

  ​

  三是稳定房地产市场。

  通过对我国社融和金融资产创造的分解来看,过去十年,我国企业、政府和居民新增加的钱,有三分之二来自房地产和平台公司创造的新增贷款和举债。

  房地产行业紧密关系到全社会的钱包大小。

  房地产下滑,在没有找到新的信贷发动机以前,全社会的信贷会跟着一起掉,政府、企业和居民的钱包会跟着一起瘪掉。

  ​

  稳定房地产市场需要多管齐下。

  当前房地产市场面临的不仅是房企流动性困难和大面积企业还不起债,还有众多房地产企业资不抵债,房地产市场发展面临趋势性拐点等等。

  稳定房地产市场需要从支撑市场需求和稳定市场主体两方面着手。

  ​

  支撑市场需求的政策包括:1.住房抵押利率折扣;2.对新市民和农民工购房的税收政策优惠;3.因城施策,取消各种类型的购房限制;包括稳定市场主体的政策:4.成立房地产稳定基金,帮助问题房地产企业资产重组;5.调整预售资金管理,救企业与救项目并重。

  


  集中政策资源

  

  选对政策的着力点。

  打破恶性循环,不需要太多部门介入,不需要那么多政策一起上,关键是对症下药。

  问题的根子在钱上面。

  通过政策利率、公共投资和房地产三类政策,把信贷撑住了,居民、企业和政府口袋里都有钱,恶性循环自然就打破了。

  在这之外的其他政策,无论是鼓舞士气也好,提振信心也好,只能是辅助作用。

  如果关键政策没有突破,社会舆论上都是其他辅助类政策,时间长了会损失对政府决策的信心。

  ​

  政策力度要大过市场预期。

  面临市场的恶性循环局面,政策的支撑力度一定要远大于市场的下行力度,只有这样才能扭转局面。

  否则就成了添油战术,一点政策下去了,局面没有扭转,再一点政策下去了,还是不行。

  结果前前后后政策加在一起用了不少,但是效果不显著,还是不能打破恶行循环。

  这样让市场对政策的有效性带来了质疑,政策空间会越来越小。

  ​

  要干好也要说好。

  与市场的沟通非常重要。

  职能决策部门不能总是讲困难,讲顾虑,讲保留自己部门的政策空间,这样给市场留下来的印象是政策不会充分发力,政策效果会打折扣。

  近阶段,把阻断恶性循环放在第一位上,职能决策部门要向市场明确宣布会用足政策,坚决实现这个目标,这样才能引导市场跟着政策方向一起走,最终要用的政策反而更少。

  ​

  作者为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上一篇:突泉县第一中学是什么意思?关于突泉县第一中学说明
下一篇:最后一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聚股通无关。聚股通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聚股通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聚股通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聚股通”,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


焦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