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热点!随身银行、AI风控、数字员工、边缘物联与云原生
原标题:随身银行、AI风控、数字员工、边缘物联与云原生
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上海9月8日电(记者 王淑娟)通用人工智能风起云涌,金融行业将如何应对?“外滩大会”银行业数字化论坛上发布的《银行数字科技五大趋势》报告显示:银行正在探索的前沿技术应用中,3个与AI有关,五大趋势分别为随身银行、AI风控、数字员工、边缘物联与云原生架构。
趋势一:一部手机就是一个银行网点,9成以上业务都能“点一点”。
相关报告显示,我国银行平均电子分流率高达97%,9成以上业务都已实现线上化。
第三方数据监控平台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手机银行App月活用户数超5亿。
不仅App,银行在微信和支付宝上的小程序超过200多款。
随身银行让银行越来越像“互联网公司”。
截至2022年底,工商银行App月活1.74亿,与许多头部互联网公司相当。
招商银行把许多生活服务也搬进App,包括餐饮服务、电影院购票及出行服务等。
趋势二:人工智能深入风控系统,“AI大脑”将成银行主流选择。
IDC预测,到2026年,将人工智能应用于信贷授信将成为银行的主流选择。
由于更为复杂的模型、算法的应用,至2026年底,银行欺诈洗钱等案例将降低12%。
AI风控在银行业已有探索。
例如,网商银行百灵智能交互式风控系统,将大规模人工智能应用于小微金融。
它相当于一个AI信贷审批员,用户提交合同发票等材料,AI信贷员运用计算机视觉、多模态识别、人机交互等人工智能技术,在线审核,完成提额,目前已服务800万小微经营者。
中信银行“哨兵”智能防欺诈风控系统,将机器学习和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反欺诈。
2022年全年,“哨兵”主动劝阻被诈骗客户800多人,拦截资金超1亿元。
趋势三:能说会道懂业务,8成银行将“聘用”数字人。
IDC预测,到2025年,超过80%的银行都将部署数字人,承担90%的客服和理财咨询服务。
随着大模型的落地应用,数字员工“看懂文字、听懂语言、做懂业务”将成为常态。
浦发银行是最早“聘用”数字员工的银行。
3D数字员工“小浦”已经在20多个岗位“任职”,包括财富规划师、文档审核员、大堂经理、电话客服等。
姣姣和小姣是交通银行的数字员工“姐妹花”。
她们既能为客户答疑解惑,还成为科技品牌名片。
趋势四:物联网与边缘计算“打通”小微金融“最后一公里”,农户可通过卫星办理贷款。
平安银行已连续合作发射了三颗卫星,搭建了“星云物联网平台”。
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真实经营数据等信息可以更及时、有效地回传,从而为其授信。
截至2023年6月末,星云物联网平台支持实体企业融资额超8000亿元。
网商银行大山雀卫星遥感风控系统将卫星遥感技术应用于农村金融,给予农户精准的授信和合理的还款周期。
大山雀已累计服务120万经营性农户,在数据相对稀薄的农村地区,为解决金融服务“有没有”找到了一条新的技术路径。
趋势五:6成以上银行将采用云原生架构,支持安全可控与未来生态创新。
IDC预测,到2025年,60%的中国境内银行将基于当前应用程序的使用现状制定并实施云原生数字核心战略。
除了网商银行、微众银行等科技银行较早采用云原生架构之外,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同样加速部署。
广发银行自2019年开始搭建容器云平台,已尝试接入223个应用。
上云之后,广发银行IT成本大幅降低,CPU节省比例超43.54%,内存节省比例超65.12%。
与此同时,新应用研发效率大幅提升。
建设银行更是成立“建行云”,涉足云计算业务,首批推出三大类10个云服务套餐,为中小微金融机构提供“开箱即用”的技术服务。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浪潮,正在深刻改变着银行业的运营模式和服务方式。
“驱动银行发展的核心动力正发生变化,以前是规模驱动,现在是新技术驱动。
”蚂蚁集团资深副总裁、网商银行董事长金晓龙在“外滩大会”表示,中国在银行数字化上已经形成了全球竞争力,这对于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促进金融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谈瑞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
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下一篇:最后一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聚股通无关。聚股通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聚股通版权与声明】
1、凡本网注明“独家稿件”的所有稿件和图片,其版权均属聚股通所有,转载时请注明“稿件来源:“聚股通”,违者本网将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2、凡没有注明“独家稿件”及其它转载的作品,均来源于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与本网立场无关,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发布或转载时间之后的30日以内进行。